复旦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查看数: 70815 | 评论数: 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12-16 12:33

正文摘要:

在这部耗时六年完成的传记中,张盈盈除了回忆女儿36年短暂而光彩的一生外,更是首次就外界关心的张纯如自杀原因做出了说明。“写书的进程,亦是抚平自己心坎伤疗的过程。同时也希望藉由张纯如短暂、传奇、不 ...

回复

柠欣 发表于 2014-12-16 12:38:31
本帖最后由 柠欣 于 2014-12-16 12:39 编辑

张纯如
类型: 纪录片
国家/地区: 加拿大 中国香港 发行日期: 2007
导演: Anne Pick Bill Spahic
主演: 郑启蕙
简介: 《张纯如》是一部高清晰剧情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一位年轻勇敢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人类历史,并将它还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畅销书的历程。该片由大地电影及加拿大史维会多伦多分会邀请一家屡获奖项的制片公司——真相記錄製片公司拍摄,并计划在在2007年年底,即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时在全球的电视网络和电影院播映。影片主人公张纯如与NBA体育明星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电影通过真实展现张纯如在探索历史黑暗旅程的全部过程和内心感受,结合大量珍贵史料与幸存者口述,运用时空交错的拍摄手法,揭开了一幕幕历史真相,见证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张纯如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彻骨髓的历史......

请到《大学生知音》找观看链接!
柠欣 发表于 2014-12-16 12:38:05
创作经历

《南京大屠杀》
        1997年,《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研讨会也因此在美国哈佛及斯坦福等大学举行,美国新闻媒介都大幅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在她写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序言里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创作经过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纯如用自己无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她告诉世人:人类同胞相残的历史是漫长而凄惨的,而没有哪几次劫难能与二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比。哈佛历史系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显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

《南京大屠杀》
        性格文静的张纯如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这种自由表达的方式。在她看来,写作是传播社会良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要通过文字来传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1994年12月,当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在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也感到意外,她说,“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我以为只会得到图书馆的垂青。”但纯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

辛酸历程
        在“火炉”南京,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在评价《南京暴行》一书时就说,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只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不知道侵华日军在二战中曾经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纳粹在二战中的暴行,很少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光阴中,在西方主流社会中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而此时有这么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关于纯如的死去,朱成山非常痛惜,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曾帮助张纯如收集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他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的中文水平一般,不能读懂中文资料,所以我要逐字逐句为她翻译。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寻访史料
        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纯如发现的不只是《拉贝日记》,还有一份珍贵的史料:《魏特琳日记》。20世纪30年代,明妮·魏特琳女士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身后留下了一部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由于保护了大量南京妇女免遭日本侵略军的蹂躏,沃特林女士一直为南京市民所铭记,也是纯如最为崇拜的人。不过,这些日记却在美国耶鲁大学特藏室里沉睡多年。纯如走了,但她发现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与《南京暴行》一道,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柠欣 发表于 2014-12-16 12:36:27
百度搜索《大学生知音》,到文学作品欣赏版块找阅读链接。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127265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论坛 ( 渝ICP备17000839号-8 )

GMT+8, 2024-5-5 16:00 , Processed in 0.0933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